大巴空調鈑金支架表面處理
發布時間:2018-07-03
隨著人們對汽車需求量的增加,而鈑金件是汽車制造商使用最為普遍的零部件,但由于各個鈑金件的作用、使用條件不同,也就使得各鈑金件材料、強度、表面處理等各有差異。
材料和強度,往往可以通過計算來進行確認。而表面處理,更多的是受外界條件的影響,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就沒有那么容易把控。面對著市場上,各種鈑金的多樣性的表面處理,對于設計人員來說,如何選擇最合適的表面處理,這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一個合理的表面處理需要考慮其工作環境,使用壽命、工藝復雜程度、成本高低等相關因素。
對于大巴頂置空調都是直接暴露在環境中,常年經受風吹、日曬、雨淋,有的條件甚至更為惡劣。一旦鈑金件表面處理不過關,就會導致鈑金件銹蝕,降低其結構強度,縮短其使用壽命。不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用于售后,而且還會降低顧客對品牌的滿意度。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這就必須要求鈑金件有可靠表面防護。怎樣選擇可靠而又經濟性的表面處理,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2.鈑金件常用表面處理簡介
冷軋板是工業上最為常用的鈑金基材,但其比較容易生銹。常用的表面處理有電泳、電鍍、噴粉。
2.1電泳工藝原理:電泳涂料在陰陽兩極,在電壓作用下,帶電荷涂料離子,向陰極移動,并在陰極表面形成不溶解的堿性沉積物。
特點:
電泳漆膜擁有豐滿、均勻、平整、光滑的的涂層,電泳漆膜的硬度、附著力、耐腐、沖擊性能、滲透性能等都要優于其它涂裝工藝。
2.2電鍍工藝原理:在電鍍溶液中,帶電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附著在產品的表面,形成保護層,即電鍍層。常用的鍍層有鍍鋅、鍍鉻、鍍鋅鎳等。鍍鋅應用較為廣泛,成本較為低廉,但電鍍鋅產品不滿足ROHS標準,其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其次,其中性鹽霧實驗最高只能達到120小時,所以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其使用。鍍鉻與傳統鍍鋅相比,其耐腐蝕性更強,是鍍鋅的7-10倍,并且表面美觀,但其成本相對較高。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鍍鉻,為達克羅(DACROMET)其生產相對較為環保。鍍鋅鎳與其他常用鍍層相比,其鍍層厚度最基本5μm,大多數厚度為8μm,標準的一般為12μm。在抗腐蝕能力上,也更為突出。對于鎳含量在13%的鍍鋅鎳,其經過彩色鈍化處理后,中性鹽霧實驗可達到1000h,而經過白色鈍化處理的,中性鹽霧實驗可以達到400h,相比鍍鋅產品其抗腐蝕能力顯著提高。而其生產成本也相對較高。(鎳:183500元/噸,鋅30000元/噸,鉻69000元/噸)
噴粉工藝原理:主要是通過電極將涂料或者粉料極化,將要噴涂產品帶相反的電荷。在電力場的作用下,將粉料均勻的附著在產品表面。特點:粉末在靜電下,大大的降低了對大氣的污染,其可回收利用,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消耗。其涂膜性能具有優秀的耐腐蝕性,附著力也相對較好。其中耐腐蝕性根據其噴粉的厚度決定。缺點:對于復雜的零部件,噴粉易存在死角。有的地方無法直接處理,易導致鈑金件銹蝕。
以上實驗產品,除了圖3和圖4非大巴空調專用鈑金支架,其他均為大巴產品。其鹽霧實驗等級都是按240h要求供應商進行制作。從實驗前后圖片對比,耐腐性能鍍鋅鎳>電泳>噴塑。但耐腐蝕的性能可以通過表面處理的厚度,進行強化。而且工藝不同,其達到的效果也有差異。
由于大巴頂置空調常年經受風吹、日曬、雨淋,工作條件較為惡劣。按照相關汽車相關鈑金件實驗技術要求,空調內部中性鹽霧實驗按192h標準執行,對于長時間暴露在外的各緊固件要求其中性鹽霧實驗按240h標準執行。圖9為某空調底座的相關表面處理,其中有7個銀色支架選擇了鍍鋅鎳(原使用電泳),為了增加其導電性,黃色支架,均使用電泳,邊框為工業鋁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