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難焊的船板
發布時間:2017-03-06
2008年,中國第一艘LNG船交付使用,令世界刮目。此后,憑借信譽品質,滬東中華造船公司的LNG船訂單不斷。中國的船舶焊工們,用自己過硬的技術,為中國制造贏得了榮譽。
“工匠精神”絕非口號、空談,而是腳踏實地的堅持和精益求精的追求。張冬偉說,他們師徒三代的追求,就是要把手中的技術“做到極致”,“不會說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能差不多,就是要極致。”
師徒倆正在參與建造的,是世界上最難造船舶之一,與航母、郵輪一起被譽為造船界“皇冠上明珠”的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因為裝載的是零下163℃的液化天然氣,必須用熱膨脹系數極低的殷瓦鋼作為“內膽”。然而這枚內膽極薄,在上面焊接,就好比在一張薄紙上雕刻,卻不能把紙戳破。“如果有針眼大小的一個氣孔,就會導致很嚴重的安全隱患。只要有一個焊接點出紕漏,就可能爆炸,威力不亞于一顆原子彈。”而殷瓦鋼焊接技術,曾一度被國外壟斷。10年前,24歲的秦毅前往日本學習殷瓦鋼焊接技術,僅用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半年的培訓內容,成為中國殷瓦焊接第一人。
對殷瓦鋼焊工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穩定自己的心理狀態,而張冬偉總能夠有辦法讓自己在端起焊槍時,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淵渟岳峙。2016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欄目中,就專門介紹了他的成長故事。
張翼飛的徒子徒孫有上百人,他們都已經是國家焊接工程的中堅力量。徒弟秦毅和徒孫張冬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穩穩握住焊槍,在僅有0.7毫米厚的殷瓦鋼上焊接,猶如繡工穿針引線般游刃有余、舉重若輕。3米的長度,走路只需要幾秒鐘,可焊完這條焊縫,卻需要全神貫注操作5個小時以上。
他就是滬東中華造船廠首席技師張翼飛。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到技藝爐火純青的首席技師,行業內無人不曉的“焊神”,40多年來,張翼飛始終堅守在船舶焊接第一線。能夠熟練掌握三四種材料的焊接工藝,在船企焊工中就已經屬于“全能選手”,而張翼飛卻掌握了100多種焊材的焊接技術。無論哪個船東,對張翼飛的產品都是免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