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環境污染絕不手軟
發布時間:2016-01-23
天河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倪瑞蘭表示,2015年3月起,焦云租用天河區鳳凰街柯木塱背坪窯屋地面街一巷6-1號作為加工場對鐵釘進行電鍍,伙同其姐姐焦吉芳、母親王冬妹對加工場進行經營管理,雇傭焦定軍、潘建忠、陳順麗三人對鐵釘進行除銹、電鍍,并將電鍍后的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傾倒于廁所,污水隨廁所排污管道排到屋外的雨水溝后最終排向車陂涌。天河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檢測,PH值為5.78,超出PH值為6-9的排放限值;鎳排放濃度為612毫克/升,超出排放限值的6119倍!不僅嚴重污染環境,而且危害人體健康。1月18日,廣東省首宗本土環保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案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被告焦云伙同多人于2015年租用天河區鳳凰街柯木塱民居擅自進行鐵釘的除銹電鍍處理,重金屬鎳超標6000多倍的廢水不經過任何處理被直接倒入廁所,流向車陂涌后直接流入珠江,嚴重污染環境,被廣東省目前唯一一家符合資質可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環保組織——廣東省環?;饡嫔戏ㄍ?,被要求賠償41.6萬元,并承擔污染損害評估費用和全部訴訟費用。據介紹,此次廣東首宗環保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案自從去年8月來,環保組織、環保部門、檢察部門三方聯動,終于在1月18日被廣州市中級法院正式受理,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41.6萬元,并承擔污染損害評估費用和全部訴訟費用。“我們會建議建立一個環境修復專項基金。”據悉,此次環保組織、環保部門和檢察部門三方聯動的創新模式,有利于解決環境公益訴訟起訴難、取證難、評估鑒定環境損失難的問題,以后有望在廣東全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