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件結構設計這些要點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0-03-20
1.兩個相鄰的孔,孔邊到另一孔邊的最短距離,最好不得小于料厚的1.5倍.否則母模容易崩裂而使生產線斷線;斷線,修模等都是造成本增加獲利降低的元兇.若情非得已一定要小于料厚的1.5倍,則必須運用跳格方式.
模具制作上以圓孔最堅固好制造維修,唯開孔率較低.
以正方形孔開孔率最高,但因是90度角,角邊容易磨損崩塌,造成要修模而停線.而六角形的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開孔更堅固但
開孔率在邊緣比正方形孔差一點.
2.鈑金在下料及沖孔時會有R角及毛邊的產生.尤其在量產一個階段模具有所磨損之后,毛邊會更為嚴重,甚至會割傷手指頭.因此在出圖制作模具時,就必須依功能,明確標示出毛邊方向.
3.鈑金在下料沖孔時,其被切削斷面靠近公模沖頭的1/3~2/5是平整的切削面,而靠近母模3/5~2/3的則是斜的扯斷面.故模具制作或尺寸時孔徑的大小是以沖頭為準.下料時工件的外尺寸是以母模內尺寸為準.
4.鈑金在折彎后折角的兩側由于擠料的關系會有金屬料凸出,造成寬度比原尺寸大,其凸出大小與使用料厚有關,料越厚凸出點越大,為避免此現象發生,可事前在折彎在線兩側先做個半圓,半圓直徑最好為料厚的1.5倍以上,邊料反折設計時,同樣方式處理。
5.鈑金折彎時內部的R角最好大于或等于1/2的料厚.若不做R角,在多次的沖壓之后其直角會漸漸消失而自然形成R角,在此之后在此R角的單邊或兩側,其長度會有些許的變長.
6.鈑金折彎后受力容易變形,為避免變形情況發生可在折彎處增加適量45度角的補強肋,以不干涉其他零件為原則,使其增加強度.
7.一般鈑金件是狹長型時不容易保持其直度.在受力后更容易變形.因此我們可以折一個邊成L型或折兩個邊成口型以維持其強度及直度.但是往往L及口型無法從頭連到尾,因某些因素而所中斷時,怎么辦?可打適量的凸肋以增加其強度.
8.平面和折彎面之間的轉折最好有狹孔,或者將開孔邊退到折彎之后.否則會產生毛邊.而狹孔的寬度最好大于等于肉厚的1.5倍.還有制圖的時候別忘了或偷懶而沒標示R角.直角或銳角的模具公,母模容易崩裂.日后的停線,修模都是額外的損失.
9.在金屬片的板邊轉角處,若無特別的要求為90度角,請務必處理為適當的R角.因為在金屬片邊緣的直角容易造成尖銳點而割傷工作人員.在母模方面直角的尖端容易因應力集中而產生龜裂。公模在尖端處易崩裂,使得模具必須修模而耽誤量產.即使沒崩裂久而久之也因磨耗而形成R角,使產品產生毛邊而造成不良品.
10.打折邊
可分單邊打折,和雙邊打折,若有精密度的要求最好用雙邊打折,精準度較佳.
打折邊高度最好要大于3.(t:1.0~1.2)否則因夾持尺寸太少尺寸會不穩定.
11打折邊時,邊壁上的零件或內部凸出物不可離底面太近,最好10.以上,否則凸出物下方的折角無公模沖壓其R角會比左右兩旁的R角大角不連續,將影響外觀.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適當長度的壓痕在折線上,如此將改善其外觀.
12打折邊時,邊壁上的開孔也不可太靠近底面,最好3.以上,否則開孔將因折彎牽扯而變形。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沖壓出一與開孔相當長度,寬為料厚1.5倍的長條孔在折線上,其作用可將牽扯截斷而不影響開孔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