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防疫”與“復工”的拉鋸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疫情”與“復工”間的拉鋸仍在中牟縣萬邦農產品市場中進行,一個“不讓走”一個“需要進”,來回拉鋸,基層與企業(yè)雙雙叫苦,務工人員兩頭為難。中牟縣基層為防控疫情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也要考慮到“嚴防嚴控”可能導致的次生的經濟社會問題,如果沒有抓住時間及時指引“返工復工”就有可能引爆民生經濟鏈條,造成連鎖式反應,問題的“雪球”越滾越大,惡性循環(huán),最終產生遠超“疫情”的負面影響。
當然不止筆者所在地區(qū)如此,全國很多地區(qū)都面臨著“防疫”與“復工”的平衡問題,即拉鋸戰(zhàn)的應對問題。筆者認為要想打好這場拉鋸戰(zhàn),就要從認識與操作兩方面著手。
在認識層面,各地區(qū)政府應當密切觀察本地的實際疫情狀況與經濟發(fā)展需求,及時轉變防疫認識,統(tǒng)籌防疫與復工政策,適時給基層防疫“松松綁”,修正當下高度緊繃的嚴防嚴控狀態(tài),實現(xiàn)從“高度防控”到“適度流動”的過渡;同時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及時回應企業(yè)與廣大務工人員的“復工”需求,引導企業(yè)與務工人員所在基層相銜接,逐步推動復工復產。
在操作層面,則應該確保人員的流動順暢有序、工人們的返崗復工安全高效、工作單位的防疫完善科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工人、企業(yè)與基層敢于“適度流動”。其中針對人員流動問題可以學習江浙等地區(qū)的大數(shù)據(jù)掃碼方法,居民通過在線申報打卡獲得專屬健康碼,持有健康碼的居民可以出入通行超市等公共場所。這種方法一方面減少繁雜的紙質證明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xiàn)對人員流動的動態(tài)管理。
針對返工復工問題,政府應助力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引導企業(yè)與基層的銜接,促進基層與企業(yè)聯(lián)防聯(lián)動,鼓勵企業(yè)包車接送基層務工人員,并給予其相應費用補貼,建立交通、防疫“一條龍”服務,從而解決現(xiàn)下的用工問題。
針對工作單位的防疫問題,政府應引導單位在其工作地點進行完備的排查與消毒,鼓勵單位仿照社區(qū)設立出入卡點,購置紅外測溫儀,確保對務工人員定期定點測量體溫。單位也應對務工人員進行分類分級管理,建立錯峰工作模式,并保障務工人員的基本防疫物資。
疫情在變化,防控疫情的方式也應隨之變化。政府只有及時轉變防控方式,才能讓疫情防控由極端化、差異化逐漸向正常化、法制化發(fā)展;時間在流逝,恢復經濟的步伐也要隨之推進,政府只有給予個人、家庭以及企業(yè)更多的支持與指導,才能實現(xiàn)由基層到單位的有序流動與安全復工,實現(xiàn)“防疫”與“復工”這場拉鋸戰(zhàn)的雙贏。
全國大力開展防疫工作的同時,如何保證穩(wěn)妥地返工復工逐漸成了人們新的關注點。“防疫”與“復工”都是人們關切的事項,但兩者在行動鏈條上卻是存在沖突的,即“防疫”關鍵在“防控”,而“復工”的首要在“流動”。
正是因為這樣的沖突存在,所以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出不同的選擇,有的地區(qū)“嚴防死守”,有的地區(qū)則“急于開工”。這是一場拉鋸戰(zhàn),如何正確把握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之間的平衡,應對這場拉鋸戰(zhàn)以實現(xiàn)雙贏是當前國家與地方共同的訴求。接下來具體分析“防疫”與“復工”的沖突。概言之,“防疫”與“復工”的沖突是雙向的,對于前者不可過嚴,后者則不可過早,要在兩者之間找平衡。密切關注疫情發(fā)展狀況,找準時間及時“復工”,從而將“防疫”與“復工”的沖突損害降到最低。
就目前疫情的發(fā)展態(tài)勢來看,疫情防控效果顯著,疫情傳播趨于平緩,在這樣時間節(jié)點下要及時“復工”,適當放開一些限制,若仍一味強調嚴防死守,就會延誤時機阻礙生產,從而牽一發(fā)動全身,不僅影響上中下游各個渠道的供應,而且會影響大批企業(yè)與工人的生存,造成經濟社會問題。
以筆者所在的河南省中牟縣萬邦農產品市場為例:萬邦農產品市場是由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的大型物流集散市場,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海鮮、干貨、花卉等多個分區(qū),目前已成為全國重點農產品交易市場。
市場人員構成主要表現(xiàn)為:市場老板、市場管理人員、分區(qū)檔口老板以及以檔口裝卸工、打包計件工、日結臨時工、司機、廚師等為主的基礎工人。其中市場老板與管理人員是市場的根骨,分區(qū)檔口老板是市場的筋絡,基礎工人則是市場流動的血液。
萬邦農產品市場保障了鄭州80%以上、全省6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輻射20多個省市,是市民的“菜籃子”,也是名副其實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大后方。疫情開始擴散后,萬邦公司就提出了“不加價、不停運、不斷供”的目標,但實際上,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員復工,這樣的目標很難實現(xiàn)。
萬邦農產品市場毗鄰中牟,所以中牟縣是其主要的勞動力流入地。但由于疫情影響,中牟縣基層街道與村莊開展“嚴防嚴控”的疫情阻擊戰(zhàn),嚴格管控人員流動。為響應河南省復工政策,基層街道與村莊原則上也都公布了自己的復工要求,但事實上要想復工并不容易。
對于一般工作人員而言若想復工需要開具多方證明,手續(xù)繁雜不便;對于在萬邦干活的工人而言若想復工更是艱難。由于萬邦市場人員密集,人流量大,一些村莊認為市場內部存在不可控的疫情風險,倘若工人出去則很有可能會被感染并帶回村內進行傳播。出于嚴防嚴控的考慮,基層街道和村莊基本都默認萬邦打工人員不應復工,如果非要復工就“不得再回”,因此很多工人即便開具了證明也難以返崗復工,只能在家待業(yè)賦閑。
由于這樣的嚴防死守,萬邦工作人員與基礎工人幾乎都無法流動,市場呈現(xiàn)出緊張的“缺工”狀態(tài)。如果“缺工”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在宏觀,中觀以及微觀三個層面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即可能導致“萬邦市場供應鏈斷裂”、“生活物資供給困難”以及“較大規(guī)模的失業(yè)問題”。
目前來看,由于缺工,萬邦市場的物流調度效率低。萬邦市場作為農產品供應的中樞關節(jié),承接著農產品的上下游渠道,物流調度是其核心。但由于“防疫”與“復工”的拉鋸,市場缺乏足夠數(shù)量負責調度的管理人員。萬邦市場附近高速路口農產品運輸車滯留較多,車輛通行緩慢,影響供銷渠道暢通。有些檔口年前沒有將果蔬銷售完,年后仍有一部分庫存,由于物流調度影響無法順利清庫存;也有一些檔口聯(lián)系了菜農購置蔬菜但受物流調度影響,要么無法及時進入市場要么無法及時銷出市場,物流成本高,銷售途徑不暢,導致果蔬積壓,價格波動大。
據(jù)萬邦農產品物流城價格監(jiān)測中心反映,目前萬邦市場上監(jiān)測的農產品品種有122個,其中90多種都處于價格下降狀態(tài),難以保存的果蔬價格更是跌得厲害,如草莓,前一陣子市場價格甚至跌到了四五塊一斤。這樣反常的價格波動背后隱藏的其實是菜農與檔口老板日虧斗金的艱難與未來不確定的供給風險。
同時由于缺乏大量的基礎工人,各分區(qū)檔口的裝卸運輸工作難以進行。萬邦市場作為集散市場,日常需工量極大,尤其是檔口裝卸工、打包計件工、司機等,由于中牟縣各地高強度的防控,在萬邦干活的工人基本難以復工,目前只有原本就在市場居住的工人在萬邦干活,但這樣的工人數(shù)量是遠遠不足以支撐萬邦市場交易運行的。
工人是市場的血液,承擔著市場內部主要的工作任務,決定著農產品中轉的數(shù)量與質量。如果沒有足夠的工人,市場內部的農產品就無法盡數(shù)裝卸封箱,大批果蔬不能被采購商采購,進而無法流入超市、菜市場等零售點,可以說工人的缺失直接削弱了萬邦市場中下游的供應鏈。
同時工人無法復工就意味著無法獲得收入。因為疫情的影響工人們基本上已經在家賦閑兩周左右,這兩周工人們不僅沒有收入而且還要繼續(xù)承擔房租水電等生活支出,生活壓力與日俱增,而這樣的生活或許還要持續(xù)很久。短期內失去收入對工人而言還可以承受,但是令工人擔憂的是,長期入不敷出。萬邦市場有明顯的淡季與旺季,一般旺季在秋冬季,淡季在夏季,也就是說如果工人遲遲不能復工,那么等疫情過去他們將直接面對市場淡季,相當于“準失業(yè)”。入不敷出的狀態(tài)將持續(xù)半年甚至一年,這對底層工人家庭而言,幾乎是不亞于疫情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