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預熱至200℃的懸索橋的索鞍
發布時間:2016-11-22
新引進的焊接機器人于今年5月交付使用,目前正為珠江世界級懸索橋虎門二橋焊接索鞍。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也將使用該公司制造的索鞍。此前,湖南矮寨大橋等橋梁索鞍,都是靠人工焊接的。
據悉,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年產值60余億元,是國內最強最大的民船配套裝備制造企業。
工人在高溫預熱爐內,焊接預熱至200℃的懸索橋的索鞍,這是多么苦的活!以前,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有些工人就干這種活。所幸,如今該公司已引入焊接機器人,替代工人作業。
10日,在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聚勇的帶領下,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他們加工出來的索鞍。該索鞍模樣很不規則,重100多噸,是懸索橋橋塔頂部支承懸索的關鍵部件,對焊接工藝要求十分嚴格。以前工人穿著防護服進預熱爐里去焊接,每3—5分鐘就要出來一次。而換上機器人,就可以持續在爐里工作,工作效率和焊接質量都提高了。
為什么非得在預熱爐內作業不可呢?馬聚勇介紹,索鞍是異形鑄焊結合構件,制作時,工人需把鋼板和鑄鋼件焊接在一起,而鋼板厚度超過100毫米。只有將構件放在爐內加熱至200℃,才能有效減小厚板焊接的應力,避免焊接裂紋的產生,保證焊接質量。